机房里,一位老师穿梭在学生中间,他时而停下脚步,观察学生的操作,时而微微俯身,耐心地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他就是张家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管系副教授——周伟老师。
自任教以来,他自编自写教案逾1000页,累计投入2000个小时为毕业生做公益就业培训,每年为学生举办四场以“四反”为主题的公益讲座,以及4场黄大年、张桂梅等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主题学习活动。在教学工作之余,为本市3家旅游企业提供公益性的管理咨询服务,无偿为旅游演艺企业“魅力湘西”出谋划策并撰写主持人台词;三年疫情期间,为社区和街道志愿服务超过100小时,并为多家旅游企业提供理财服务,助其在特殊时期保存资金实力、化解财务风险。周伟老师不仅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更以一颗炽热的公益之心,温暖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指引。
师恩启智 心灯相传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尽可能地多去帮助年轻人,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我的老师是20年前和我说过这句话的,所以我现在仍然记得,我也一直在践行。”周伟老师如是说道,在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影响往往如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他也曾深受恩师的启发,他深知一位好老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他认为要从全方位关心照顾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寝室,并通过与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作为经济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将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帮助学生避免了2起传销事件、4起电信诈骗和5起网贷陷阱,成为了学生的引路人和“避雷针”。他常常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国计民生的影响。
梦想初绽 金融助益
2015年前后,周伟老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偶然得知,他所教学的经济班上一名学生花费高达29800元的学费去参加银行考试的培训。这让他倍受震撼,也让他意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难以承担这样高昂的培训费用。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周伟老师深知银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银行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而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就是金融,特别是银行方向。他希望为经济条件相对有限的大多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培训服务,帮助学生就业,助力学校的发展。于是,他怀揣着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毅然投身于公益教育的洪流之中,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自2016年以来,周伟老师一直坚持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银行就业培训,包括笔试、面试指导以及个人形象管理、简历制作等,自编自写的教学方案中涵盖了行政机关、学校、医院、国有企业 以及外贸企业等多个领域,涉及各个层次的笔试与面试环节。
难题迭起 坚守初心
然而,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开办公益培训的过程中,周伟老师及其团队面临了诸多艰难挑战。周伟老师回忆起多年来所遇到的困难,周伟老师说道:“第一个困难就是时间上面,因为我们老师的课都比较多,所以必须想方设法争分夺秒抽出时间。比如说中午晚上,还有比如说周末,甚至是暑假寒假给学生进行培训。第二个的话就是家人的不理解,因为在学校待的时间长了,在家里待的时间就短,所以要对家里人做好解释工作,做好说服工作。第三个的话就是可能有部分同事认为教学工作是老师的天职,但是这个就业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所以不能去把两方面给串起来。我是这么认为的,教书育人,把学生教好,再送出去,其实是一个系列的工作,是可以串起来的,我觉得并不矛盾,并不冲突。所以第三个方面的工作,可能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来把成果展现给所有的同事。”面对经验不足、时间分配和周边人不理解的挑战,周伟及其团队成员通过多次教学研讨会提升银行面试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每周磨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时间困难则通过家人帮助分担家务,利用线上课堂让不能到场的学生也能自主训练。对于不理解,他们选择多做少说,用实际成果证明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经过长期的培训工作,有四百多个同学考上了各类银行,还有其他的机构。陆陆续续有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他们的行列。大家纷纷利用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包括心理素质培训、着装培训、礼仪培训。“坚守初心就是时刻牢记教书育人,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所以不能因为有一些困难就被吓住了或者是撤退了,那么这个事情就是贵在坚持的。”周伟老师说道。
以师恩为源,将智慧与关爱传递;以公益为念,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心力。在公益的道路上,他不惧困难,在重重挑战中砥砺前行,坚守初心。他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和公益的力量,成为学生们前行道路上的明灯和榜样,激励着更多人追随他的脚步,为教育和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光芒。周伟老师对公益培训的投入为学校应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张家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做出了有益探索。由于在就业帮扶方面表现突出,周伟老师多次被学校授予“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称号。
一审:简繁 二审:付友良 三审:袁启君